2009年1月16日 星期五

《電視》

  我還記得小時候很喜歡看電視,尤其是午間時段播放的動畫:宇宙騎士、勇者機械人系列、高達系列、功夫貓黨、魔神英雄傳、魔動王……這些動畫都是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的共同回憶,現在談起來還津津有道。

  西方人在發明電視機之初,曾有人高聲疾呼,認為電視機是某邪教用來控制人心之邪物,觀看的人於不知不覺間被其攝走靈魂。小時候電視機確能鎖我神志,而且看電視的時候我常常愈靠愈近,近乎到了鼻尖碰螢幕的程度,好像要嗅嗅廣告中的美食到底有多香似的。而父母外祖父都像鐵板神算般,批算我頭上一定會架上一副玻璃鏡鐵架子,後來也果真靈驗了。

  可是我現在已經很少看電視。我平常捨不得花銀兩看電影,除非電視播出我想看的精彩電影,我才會抱著撿到便宜的市井心態打開電視,否則乾脆一動不如一靜。令我打開電視的原因,除了看免費電影外還有新聞報導,現代人就該享有「不出門而能知天下事」的時代優勢。除此之外,我再也沒有理由看電視了。或許換句話說,我有理由不看電視。

  電視台收入主要來自廣告,為了吸引廣告商在該台大筆大筆的投擲利錢,電視台通常會製作幾套所謂連續劇,然後由傍晚時份連續幾個小時輪流播放。該時段的廣告費理所當然是高不可攀的。商家投資廣告當然為賺錢,最好一本萬利,道德?可以換成銅錢折算再談未遲。可是現今從商的大概良心發現,賺大錢之餘又想發財立品,為大眾謀幸福,為人民服務。且看那些如雨後春荀的減肥廣告,採用先抑後揚之法,把一個活生生而身材豐滿的人,貼上一副豬臉孔豬身軀,說明肥胖人士與「雞豚狗彘之畜」無異。再找來他的身邊人如朋友、父母甚或兒女,說明其只好饕餮而不懂工作,最好是連照顧自己的能力也沒有,乃社會上的負累。然後減肥公司就會像濟世為懷、悲天憫人、道貌岸然的天上神仙一樣,紆尊降貴地走在畜生面前,以其高科技仙棒輕輕一揮,將畜生變回一個風姿綽約、搖曳生姿的「人」。當畜生變回「人」後,開口說話第一句通常都是「很高興」、「自信心都回來了」云云。這也對,畜生本來就沒有廉恥之心,自信心當然也不會有。且慢!別以為事情就此輕易了結,神仙來到凡間自然不可免俗,飯還是要吃的,因此賞金不可不給,盛惠若干若干大元。最近這種賣弄仙術的廣告,愈演愈烈,由家中的電視演到公車的電視,充斥四周,似乎神仙口中的畜生比我想像中還要多。不過幸好吾身形瘦削,要當畜生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既然我與仙術無緣,公車上的電視又不能關,更不能以重物破之,唯有閉起雙眼,眼不見為淨。

  廣告如此具道德教化的作用,那麼電視台賴以吸引商家投資的連續劇又如何呢?基本劇情千篇一律,起首萬事順利,中途難關重重,最後皆大歡喜,堪稱劇本中的典範楷模。劇情稍見高低起伏引人入勝者,其展現的創意及話題的深度果然令人嘖嘖稱奇。然而細心一想,之前好像在外國頗具質素的劇集中曾經看過。或許是事有巧合而已,無謂多心。雖然表面上幾套連續劇連續先後播出,令人感覺新鮮,眼花繚亂;可是當你看個一星期……不,或許只需三日,你就會發覺幾套連續劇是舊酒新瓶,除了在時間、地點、個人背景有相異之處外,劇情就像製月餅一樣,用一個模子打出來。毫無深度、創意、誠意的作品,觀之恐怕會褻瀆靈魂之窗。雖未至於發膿潰爛,然而雙眼為之傷神勞力,亦非值得。

  對於現今本港製作的連續劇,我唯恐避之不及。然而大部分家庭晚飯時間恰值連續劇播放時段,因此正好可以「電視撈飯」,邊吃飯邊看電視。這總令我聯想:一家大小四口,有正撥飯送口,有正挾菜至碗。突然電視傳來轟天爆炸一聲,四口子為之震懾,遂不約而同把目光轉向至電視螢幕。挾菜的手霎時止住,猶昂平360突然停止運作,青菜如纜車般懸在半空,甚有下墜之危;飯剛送進血盆大口中忽而吐回碗內,復循「周公三吐哺」之禮,堅持「至君堯舜上,再使民風淳」。遠看數人像歐洲街頭扮演石像的藝術表演者一樣,紋風不動;待劇中高潮過後,數人立即繼續之前的進食動作,頗具別趣。

  除了動作投入外,某些人如我的娘親,更會當起預測劇情發展動向的預言家。「這傢伙會給一槍轟掉。」「那人最後會給兇手推下河,然後溺斃。你信不信?」果然,劇情發展到最後總會如吾娘所云,這傢伙掛掉、那傢伙奸計得呈,實比一眾玄學家占星者半日仙預測流年運程還準!「我早就說過了,這些都在我預測之下。」娘如是說。通常這些情況,我都只能投之以不可思議的羨慕眼神。除此之外,娘亦會當起文學批評家,諷刺劇情演進不乎現實:「這傢伙怎麼呆成這樣子?頭殼壞掉了不成?」「白痴!那人愚忠得像條狗一樣,活該自找苦吃!」批評時的咀臉甚有大師之風,道貌岸然,口氣堅決無疑,像是擇善固執,堅持真理必勝的革命義士一樣。在爛雞蛋裡挑骨頭,而且愈挑愈爛,愈爛愈挑,其志可嘉!我總覺得娘的表演,實在比電視正在播的節目好看多了。

  要令人民吃飯時擺脫電視枷鎖,單單搬出「食不言,寢不語」等老掉牙兼不符合現代國情的字句是不行的。我建議政府立例規定,凡猜度劇情者,每猜錯一次扣款一元,如此一來部分家庭為節省額外支出,吃飯時定必鎖口如瓶;堅持猜度者每每因為每口價一元的關係,料其沒甚作為,依然高談闊論;政府遂可由此補助收入。至於進膳以外的時間,我還未想出解決辦法,希望政府暫時在教育方面下苦功,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,在電視大賣公民教育廣告,勸人切莫沉溺於電視云云。



(本文於2008年2月3日星期日上午2:30發佈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